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歷史地景教會的事─新城神社舊址

此照片內容為新城神社歷史的介紹。明治29年(1896)日軍開始進入東臺灣,新城鄰近太魯閣,因此日軍以此作為「理蕃」的前哨站。花蓮港守備隊在今新城天主堂附近駐紮分遣隊,由於駐紮的日軍侵犯當地婦女,明治29年(1896)引發太魯閣族人的衝突,13名官兵命喪黃泉,是為「新城事件」,也埋下日後太魯閣戰役的遠因。昭和12年(1937)日本政府在「新城事件」所在地設立「新城社」(新城神社),建造鳥居、石燈籠等遺址。民國43年(1954),天主教會到新城地區傳教,於神社附近興建天主堂、天主教醫院,提供醫療服務。民國61年(1972)臺日斷交,政府頒訂「清除台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戴宏基神父為避免當時的鳥居等文物遭破壞,模仿中國寺廟外觀,漆上紅漆、石燈籠加蓋,天主堂竟成為文化大融合的空間。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花蓮縣文化局,《走街串巷 老花蓮─花蓮縣2015全國古蹟日導覽手冊》(花蓮縣文化局,2015)
  • 撰寫者
    關雅云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5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