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為昭和8年(1933)二十萬分之一比例的臺灣地形圖中的吉野移民村地區。由地圖上可以看出,村內街道建設完整,吉野圳灌溉系統川流其間,當時移民村政策以種植經濟作物菸葉、甘蔗為主。荳蘭驛是兩條鐵道和縣道的交會點,鐵道大轉彎進入花蓮港街,郵便電信局即在鐵道旁,緊鄰的大馬路就是今林森路。往北直抵米崙山(美崙山)的鳥居圖示,為花蓮港神社。神社南方為花蓮港廳、花蓮郡役所等機關,而紅色有放射狀圓形圖示為「燈臺」,不過當時花蓮港築港尚未完成。南濱的海岸站,是臺東縣鐵道與當時港口的重要轉運點。
此照片為昭和8年(1933)二十萬分之一比例的臺灣地形圖中的吉野移民村地區。由地圖上可以看出,村內街道建設完整,吉野圳灌溉系統川流其間,當時移民村政策以種植經濟作物菸葉、甘蔗為主。荳蘭驛是兩條鐵道和縣道的交會點,鐵道大轉彎進入花蓮港街,郵便電信局即在鐵道旁,緊鄰的大馬路就是今林森路。往北直抵米崙山(美崙山)的鳥居圖示,為花蓮港神社。神社南方為花蓮港廳、花蓮郡役所等機關,而紅色有放射狀圓形圖示為「燈臺」,不過當時花蓮港築港尚未完成。南濱的海岸站,是臺東縣鐵道與當時港口的重要轉運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