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批物件是蔡惠珍的父親蔡盛於1950年代購置的銅製冰勺。冰勺是由把手和圓形勺子構成,冰勺的兩側與底座,皆刻有彰化及10、12、13、16等字樣。
這批冰勺是銅質、手工製。銅具導熱性,圓勺和緊密結合的刮條,挖出冰品接觸常溫後,勺底的溫度降低,能由勺底完整刮出冰品,不會沾黏;銅勺不會生鏽,亦不會孳生細菌。銅勺製作需靠師傅將銅片固定在鋼模凹槽中,用鐵鎚反覆敲擊,至少需花半小時,讓平坦的銅片逐漸形成弧度。再用工具鎚到冰勺的表面平整、弧度完美、厚薄一致,才算完成。把手與圓勺組裝時,以錫焊接,並以鉚釘固定。
臺灣戰後賣冰的小販,常以手推車或腳踏車攤車沿街叫賣,以發出聲響的器具,如銅鐵叭噗、手搖鐘吸引顧客,俗稱賣「叭噗」。當時從臺南北門到高雄討生活的蔡盛,在1950年代,將芋冰裝在兩個冰桶裡(內膽為雙重玻璃鍍銀,保溫效果佳),放置於手推車,以手搖鐘招徠顧客,在高雄旗津沿街叫賣,這些冰勺可說是蔡盛的生財工具了。冰勺大小與價格成正比,使用此批冰勺從冰桶挖出芋冰後,放進甜筒交付客人。以冰勺為基底的手推車,支撐著蔡盛從單身到組織家庭的生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