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約拍攝於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圖中是新北市居民駱宥安回到母親的印尼娘家,在印尼開齋節時刻和外婆以及製作的節慶粽子Ketupat(一般亦俗稱馬來粽)合影。民國93年出生於新北新莊的駱宥安,是印尼籍新住民的第二代,照片中是孩提時隨著母親回印尼娘家過開齋節的時刻。開齋節是家人朋友齊聚的時刻,信奉回教的外婆會在此時包特殊的粽子,將白米包在編織的棕櫚葉棕裡,米飯葉香搭配其他食物食用。成長後的宥安對於自己的印尼文化有種自我期許,正在就讀觀光科系的他也希望未來能運用兩種文化的成長背景。
照片約拍攝於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圖中是新北市居民駱宥安回到母親的印尼娘家,在印尼開齋節時刻和外婆以及製作的節慶粽子Ketupat(一般亦俗稱馬來粽)合影。民國93年出生於新北新莊的駱宥安,是印尼籍新住民的第二代,照片中是孩提時隨著母親回印尼娘家過開齋節的時刻。開齋節是家人朋友齊聚的時刻,信奉回教的外婆會在此時包特殊的粽子,將白米包在編織的棕櫚葉棕裡,米飯葉香搭配其他食物食用。成長後的宥安對於自己的印尼文化有種自我期許,正在就讀觀光科系的他也希望未來能運用兩種文化的成長背景。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