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民國109年(2020年),圖中是新北市板橋社區大學與平溪國小合作的家族故事計畫中,由學童闕辰翰所撰寫的學習單。這是個以移動為主題引導學童們說故事、訪談故事 ,進而通過影像和藝術形式在創作地方故事的計畫。偏鄉平溪的學童們回到家庭訪問長輩, 常以祖父母或是曾祖父為對象,通常突顯偏鄉年輕人力外流的現象,隔代教養裡的故事傳承著民國七十年代的時代背景。學童闕辰翰的學習單訪談阿嬤(祖母)的故事因此帶出台灣經濟發展的七十八十年代,許多城鄉移民到城市工作時,農村老家則擔起家族支援的功能。闕辰翰的阿嬤(祖母)闕黃金花,在學習單裡註明著家管工作,實際上則是十二個孩子的保母,半數以上都是親戚或鄰居的孩子,當山區缺少工作機會,年輕勞力往城市移動,孩子得託付老家長輩,在外工作有時無法寄錢也只能送點食物,不談雇傭,闕黃金花只在意怎麼趕緊拉拔孩子長大,鼓勵孩子自己出門移動而獨立。移動在偏鄉成為必然,平溪阿嬤是每個移動者的家庭後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