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里第一座「紅毛城」:老榕碉堡

八里第一座「紅毛城」:老榕碉堡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八里第一座「紅毛城」:老榕碉堡

八里坌有西班牙城堡遺跡的說法,在日本時代即為研究學者廣泛爭論的話題。但一直沒有證據,不見於史料,連1654年荷蘭人繪製的地圖中,也沒有相關圖記。

1885年法國人C. Imbault-Huart出版了《臺灣島的歷史與地誌》,其中的插圖,在渡船頭北面河岸上,繪製了五角形的城堡,並註明「西班牙堡壘遺跡」。法國人的地圖,將五稜廓繪製於渡船碼頭與港灣中間臨河的凸角上,地點就在大眾廟旁。此地為大眾廟廟產,過去由軍方長期使用,曾為陸軍關渡旅轄下營區,因民國90年(2001)八里左岸計畫,陸軍總部遂歸還土地,現由新北市政府向大眾廟廟方承租,並改為「老榕碉堡」公園。

日治後期,臺北帝大岩生成一助教授曾到此調查,但無所獲。但即使政權更迭,軍事據點仍經常延用不變,就此觀之,確實使五稜廓傳說的可信度大增。然而,現場地勢平坦,不似城堡遺跡,若要確認是否有遺跡文物,唯有進行考古發掘。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遊歷八里Strolling through Bali》
撰寫者
林一宏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