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臺灣粗製茶交易方法選擇之研究

       本論文作者李志偉,指導教授李世榮博士,出自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4(民國93)7月。內容探討影響共販所交易效率的因素。粗製茶為日治時期臺灣茶產業之重要產業的一部分,日本政府當時認為,粗製茶交易方法效率不高,因此成立「臺灣茶共同販賣所」來取代傳統交易途徑,然這樣的交易制度並未有效替代傳統交易途徑。

       研究者透過交易成本途徑,描述當時臺灣的政經背景與交易行為,及代理問題來思考新的交易制度所提供的交易效率程度。結果顯示,「茶」的特殊性質於交易時之「不確定」性的關鍵因素。當時之「資訊不完全」且隱藏著「不確定」的因素,造成交易上的困難,代理問題亦影響共販所交易效率,雖符合當時環境,但「不確定」的問題為其主要影響因素。為降低其對不確定所帶來的傷害,由日本政府主導改變交易模式,使臺灣經濟邁向更現代化,然就當時之日本政府與臺灣人民的關係,很難不被認為是階級剝削強過現代化。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雙君
  • 創作者
    李志偉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4/07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