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農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一景

照片中為主農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一景。Cibarbaran部落,又名主農部落,部落名由來的說法有二:阿美語稱檳榔甲葉為barbar,此地昔多檳榔樹,居民常取甲葉為餐具;另一個說法來自Cikawasay祭師,因宇宙最大的神barbar位在東方,在祭祖靈時要朝向東方,部落恰位於東邊,故Cikawasay祭師稱本地為Cibarbaran,意指位在東方barbar的部落。漢人以近似諧音,音譯成屘屘,日治時代日人尊崇太陽旗,為象徵本部落是最早看到東方日出天明之地,取名為東明(Aliyaki),今劃為主和、主學與主農三里。主農部落依照傳統,有tumuk頭目、banti長老顧問團與年齡階級,頭目由部落代表票選,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長老顧問團由最上層年齡階級成員及知名人士組成,協助頭目處理部落事務。今族人參與較多的祭儀有捕魚祭、陸上體能競技、豐年祭、狩獵祭,與里漏部落共同舉行。此資料出自花蓮市公所原住民族網。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6939
  • 所在地-經度
    121.5978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林修澈,《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原住民委員會,2018)
  • 撰寫者
    華智豪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