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幾可普部落入口指示牌

Cikep原屬Sakizaya族,相較南勢阿美,頭目制度及年齡階級更加嚴謹、完整,尤其年齡階級更有不同的風格,例如「長者賜飯」或栽種刺竹圍籬等與年齡階級相關的傳統,都屬Sakizaya族獨有。據花蓮文獻大事年表記載,清光緒4年(1878)加禮宛事件後,清軍於美崙山安葬陣亡將士,約位於球崙部落西北角(被遷移之前的公墓),阿美族語中marekep意指「全部陣亡」,因部落位於清軍陣亡者的墓地,撒奇萊雅族人俗稱這裡為cikep,也成為本部落地名。加禮宛事件也使族人被迫離開故鄉,藏身於阿美族中,因而日治時代被歸類為阿美族。歷經將近百年的失散又重整,Sakizaya族人與阿美族、噶瑪蘭族、漢族等通婚率極高,其中與阿美族接觸最頻繁,無形中傳統制度已與阿美族相似,惟本質上仍然保留有Sakizaya的風格。目前部落歲時祭儀活動,計有milaedis捕魚祭、malalikid豐年祭、talatuas祭祖祭、Misaliliw狩獵祭,以及每八年舉辦一次的Masaselal成年禮。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00761
  • 所在地-經度
    121.6246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林修澈,《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原住民委員會,2018)
  • 撰寫者
    華智豪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