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物為臺東太麻里新竹移民黃廷岳(1899-1978)持有之漢文啟蒙讀物,由廣益書局發行,印刷於民國元年(1912)。
《指南尺牘》乃初學者寫作文章可應用的工具書,內容包含〈雜要用字〉、〈善人字眼〉、〈惡人字眼〉、〈會客應對〉、〈寫信稱呼款式〉等書信用字教學,其中〈學寫信正話俗語駢註〉,在正文書信右側以小字註記「本邑土音」,「多從土解別字,或逢有音無字,皆用相似之音寫落,可逐句配念正話,其寫信之時當寫正話,不可誤寫俗話,使別處人難識。」從註記小字可看出,所謂本邑土音以閩南語系為主,此法近似於現代的注音符號或羅馬拼音,降低學習難度。
卷一.二封面的原子筆字跡便是黃廷岳所做的註記,「江夏便覽」中的江夏,指黃氏一宗源於江夏郡,書本中也有各處圈選、畫記、練字的痕跡,而卷三.四所寫「台北人姓辜明顯榮 卷三課本內」,對應卷三章節〈討項賬〉,來源不得而知,較可信說法是,黃廷岳曾有短暫待過臺北的經驗,當時聽聞辜家的故事便隨手記了下來,如今成為後人一道難解卻充滿趣味的謎。這些文書幾經時光流轉仍保留了下來,讓後代子孫得以一窺當年先人讀書的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