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橋考古遺址,位於瑞穗鄉奇美村奇美部落東側、秀姑巒溪曲流北岸的山丘山麓下,瑞港公路桃源橋東側約200公尺的梯作水田與山腳下。山麓多種植檳榔與次生雜林,緩坡地則為梯作水田。遺物多分布在山腳與梯田交接的田埂邊坡上,包括打製石器、單石等遺物,但不見陶器與文化層。文化類型與年代不詳。石器的部分有打製斧鋤形器、有肩單石(形制比較類似花蓮縣境秀姑巒溪流域縱谷南段富里一帶的單石)、打製石柱。本遺址為民國93年(2004)2月6日鍾國風、宋文增、陳俊男調查新發現登錄的遺址,為花蓮縣一般性遺址。
桃源橋考古遺址,位於瑞穗鄉奇美村奇美部落東側、秀姑巒溪曲流北岸的山丘山麓下,瑞港公路桃源橋東側約200公尺的梯作水田與山腳下。山麓多種植檳榔與次生雜林,緩坡地則為梯作水田。遺物多分布在山腳與梯田交接的田埂邊坡上,包括打製石器、單石等遺物,但不見陶器與文化層。文化類型與年代不詳。石器的部分有打製斧鋤形器、有肩單石(形制比較類似花蓮縣境秀姑巒溪流域縱谷南段富里一帶的單石)、打製石柱。本遺址為民國93年(2004)2月6日鍾國風、宋文增、陳俊男調查新發現登錄的遺址,為花蓮縣一般性遺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