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於2018年申請「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補助,以配合文化部推動「在地知識」與文化藝術、發揚在地文化、培養未來文化藝術人才,讓文化產業永續發展為概念,以「台灣百年旗袍製作工藝記憶與傳承」為核心,致力在兩年期的計畫達成「旗袍工藝技術紀錄與傳承」和「旗袍技術研究發展與創意加值應用」。為達成「旗袍工藝技術紀錄與傳承」之目標,特拜訪多位旗袍傳統工藝職人進行田野調查,也因此與多位師傅結識。
2020年時,經由許榮一師傅介紹,邀請多位旗袍工藝職人前來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朝橒樓參觀《旗麗時代-台灣百年旗袍製作工藝記憶與傳承特展》,又因難得能有多位旗袍師傅齊聚,在經得師傅們的同意後,特於朝橒樓2樓之聚陽講堂舉辦《一生懸命 職人往事座談會》,分享其職業生涯與今昔旗袍的變化,並開放民眾報名參加。本場活動由織品服裝學院院長暨計畫案主持人蔡淑梨教授擔任活動主持,並於會後留下合影。照片人物由左往右,後排六位依次為:陳忠信師傅、張文樹師傅、蘇招富師傅、程洪富師傅、梁開增師傅、葉繡鴛老師與林明金師傅,前排四位依次為:蔡蕊師傅、蔡淑梨院長、吳森雄師傅與許榮一師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