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豬來了

山豬並非指橫行於臺灣山林間破壞力極強的野生動物,而是在東西橫貫公路興建時,花蓮當地人對於領了薪水從太魯閣峽谷下山放假,到花蓮市盡情消費的築路榮民。因為興建東西橫貫公路極度危險,活過一天不知道能不能有第二天,因此部分築路工人便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享受僅有的自由、安全日子。

根據李樂軍在行車期間的口述,當時築路沒有機器,工人工具極為簡單,僅有扁擔、畚箕(這兩樣工具應是用來清理爆破後的碎石),鐵槓(榔頭)、鋼筋、焦炭。焦炭用來燒軟鋼筋再敲打成三角形,用榔頭敲打尖銳的鋼筋從岩壁打出小洞,塞入炸藥,爆破岩壁。剛開始因為缺乏知識不瞭解炸藥的特性,放入炸藥後就用鋼筋將炸藥向洞內塞,但常因此意外引發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後來改成竹竿、木棒來塞炸藥才安全一點,若是要爆破困難的岩壁,工人必須身繫繩索垂降,在山壁上敲出爆破用的小洞,塞入炸藥後點燃,立刻垂降到地面跑開。

榮民中固然有山豬心態,但是能存下薪水的還是大有人在,根據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2000年發行的山徑百年一書,當時受訪的築路榮民存錢方式,是拿匯票(薪水)到花蓮打成金手環,套在手上每天戴著。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太魯閣峽谷
  • 創作者
    于文正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5/03 ~ 2015/03
  • 資料使用語言
    普通話
  • 媒體類型
    影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