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運送茶葉的小台車

運送茶葉至大稻埕碼頭所使用的輕軌台車,拍攝於現今隸屬台灣農林公司的「大溪老茶廠」。

清末時期,臺灣茶葉的主要產地,位於基隆河沿岸的新店、深坑、汐止及大漢溪沿岸的土城、三峽、大溪等區域,當時的運輸方式是先利用人力將粗茶運至河港,再以船筏運送至大稻埕碼頭。

1903(明治36)年,為提升桃園地區產製的茶葉、木材、樟腦、竹筍、煤礦等物品運送之便利性,成立了「桃崁輕便鐵道會社」,興建輕便的台車軌道。於1920(民國9)年增設角板山支線,以人力沿著軌道一路往前推送,行駛速度可達約每小時16公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邱喬嵩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