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通稱澱粉工廠為「粉仔間」,臺東太平有賴雨慶的澱粉工廠,卑南蔡流也有一間。1937年(昭和12年),日人小林氏在今賓朗村澱粉橋東側創設「吉村澱粉株式會社」,獎勵農民種樹薯,以便加工製成澱粉。該會社種植樹薯的地區北起初鹿,南至賓朗,東及美農,西達太平,總面積約300公頃,所生產澱粉均送交臺東廳統籌運銷,做為釀造酒精的原料,民間不得私自買賣。
1945年(民國34年)底,首批前來初鹿接收「陸軍病院」的國軍,曾徵用該會社4輛卡車運輸物資。臺灣光復後,由臺灣人接管改為合作農場,先後經營榨花生油、碾米、製火柴等事業,但光景大不如前。1955~1956年間(民國44-45年),連續遭遇颱風侵襲,澱粉工廠毀於洪水,僅存澱粉聚落及「澱粉橋」之名。圖為位於賓朗的澱粉橋,日人所設澱粉工廠舊址即在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