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1年兩位男子編織漁網-老照片

此照片於1971年所拍攝,收存於連江縣文獻中心,為兩位男子在編織流刺網(地方又稱其為「糸廉」)的場景。

在馬祖傳統漁業社會中,漁網可由中國購買或是由補網師編織製作。在戰地政務時間,因禁止與中國往來,購買漁網的管道改由從臺灣購買網片再到馬祖組裝。早年補網師會將數種大小的網梭、網目標與網刀放進梭筒或梭籃裡,到漁民家中修補或組裝漁網,收費可以單張計算,也可統包(一式)計費,工作伙食由東家負責(不包含住宿),一天工資約幾十塊。有時補網師會有學徒擔任助手,學徒起初沒有薪水,但隨著能力的增加,東家或師傅會視情況給予工錢。

補網師為師徒制傳授,最小大概可在十一、二歲時拜師學藝,若師傅願意收其為徒,父母親會準備豬肉與麵線與小孩一同到師傅家,進行拜師儀式。學徒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幫師傅磨刀,協助師傅整理工具,跟著師傅的工作學習,偶爾會有東家(僱主)提供吃喝。隨著能力的增加,東家或師傅會視情況給予工錢,學習三年後才會變成一位被認可、能夠獨立工作的補網師傅。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