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4年漁船回岸卸魚具與漁獲-老照片

照片內為漁船進港,許多在岸上的伙夫或漁夫的家人看到,會抬著籮箂等容器前來幫忙卸下漁獲與漁具,在船尾上的漁民拿著撐蒿,確保漁船的位置與安全。此張老照片現收存於連江縣文獻中心。

戰地政務時期,漁民需在指定的時間內,配合潮水出航捕魚。除了岸上伙長,漁民家中的婦女小孩隨時注意船隻是否回岸。當船隻回岸的時候,大家便會放下手邊的工作,拿著家中扁擔與籮箂,趕緊前來與漁民一同卸下船上的漁獲與漁具,在岸邊進行初步的清潔、分類與整理。在搬運的過程中,為了確保船隻在岸邊的安全,有兩位船員在船頭處,以撐篙竿來調整船隻的穩定度,避免海浪湧上,造成船隻翻覆。

地方耆老提及因船頭靠岸與船尾靠岸的方式差異很大,在岸上的伙長或地方婦女,可依船隻靠岸的方向便能辨別今日的漁獲量。一般來說,會選擇船尾靠岸,以利後續的作業便利。如漁獲量較大時,船隻會因漁獲量導致整體重量增加,漁民便會改以船頭靠岸的方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4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