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火籠

火籠,為竹編製品,因外型像籠,故稱為「火籠」。主要用途為內部可放置一個小陶盆等裝炭容器,作為冬天避寒的取暖工具,在行走時仍然可取暖,避免失溫,猶如當時的暖暖包。

火籠主要由竹篾編織構成,大小為手掌(雙手)持拿為主。底部為圓形,以利放入小陶盆。整體為圓柱形,其編織方法不限,有多種樣式可依個人使用需求進行選擇。

冬天地方居民使用火籠時,會先在陶盆底鋪上一層木灰,把點燃的木炭放入,再蓋上一層薄薄的灰。地方漁民提及,火籠主要在陸地上使用,在船上不方便使用,因此漁民不會帶到船上,漁民大多為喝老酒取暖避寒。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創作者
    馬祖人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