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柴鼎片(蓋)

柴鼎片(蓋)是傳統蝦皮鍋之鍋蓋,為圓形木製品,蓋板由六塊寬木片所組合製作,直徑約六十公分。柴鼎片中間握把為外嵌長形木條,以利在蒸煮的過程中能方便拿取。

在馬祖傳統漁業社會中,蝦皮為地方主要的經濟產業之一,漁民會在魚寮裡利用傳統爐灶與大鼎烹煮,過程中會使用柴鼎片蓋住,鎖住蒸氣以加速烹煮的速度。一鍋一次可烹煮兩個畚箕約五十斤蝦皮,烹煮蝦皮時需要在鹽水中放入二到六斤的鹽巴(鹽巴為粗鹽)。視蝦皮的品質與加工成品,如需加工製作成鹹蝦皮的話,約放五、六斤;製作淡蝦皮的話,約放兩、三斤。

烹煮蝦皮是場與時間的競賽,必須一簍接著一簍、一鍋著一鍋的完成,器具與工序都需要事先準備與安排好。漁民為了讓煮好的蝦皮可以馬上放在竹〔竹別〕上,且同時濾掉撈起時所帶起的熱水,會先在蝦皮鍋上放置一個上框,並在爐灶旁放置一木桶,木桶上方放上一個竹〔竹別〕,並將柴鼎片斜放於上框與木桶上,可讓柴鼎面接住撈出時所帶出的大量水分,避免熱水直接流到地上。

此柴鼎片現存於北竿鄉橋仔漁村展示館內。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創作者
    馬祖人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