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羅盤

羅盤,主要用於漁民出海捕魚作業航行時,指示方向所用。

在羅盤尚未引進馬祖前,漁民出海捕魚多以島嶼之間的相對位置作為指示。地方耆老回憶提及,有漁民出航,曾以島上居民「日曬棉被」的位置,做為返航參考座標之一。但在漁民返航時,因太陽下山居民收回棉被,漁民便失去了參考座標,因而無法順利返航。有些船長在海洋中失去方向時,如發現船上有蝨子的話,會將其放到夾板上,因蝨子只會往北方走的特性,藉由觀察其走的方向,就能掌握大致的方位順利返航。

在引進機械漁船與科技演變下,許多漁船設備也隨著更新,增設雷達、GPS等裝置,便已不再使用羅盤。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創作者
    馬祖人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