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鉤為討沰捕捉章魚時所用的工具,會在長約80公分的細長竹前端穿洞,以鐵絲綁上前端彎曲的金屬尖鉤製作而成,長竹後端則會磨成紡錘狀。
主要由使用者以海漂竹與廢棄鋼筋重製而成,可按照個人使用習慣或需求調整,而有多種形態與樣貌。為了快速捕捉,有些使用者會再找一支漂流竹,在其前端綁上一米長的尼龍繩,作為誘捕的輔助工具。相對於討沰所用的工具,長度偏長的章魚鉤較少見,主要為莒光的討沰者使用。
在退潮時,許多來不及回到海中的章魚會藏於沿岸的石頭下,漁民會利用輔助用的尼龍繩綁住誘餌(有些使用者會略過此步驟),等到章魚從水池洞裡被引誘出洞穴時,再使用章魚鉤勾住章魚。亦有使用者先以章魚鉤的紡錘狀那端,探向石頭縫隙下,尋找章魚的蹤跡,若是感受到章魚的存在(相對於礁石會是軟軟的感覺),便將章魚鉤轉向,使用鉤子端來捕捉章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