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螃蟹籠

螃蟹籠,在馬祖俗稱章魚籠,通常以鐵條為骨架、鋪上網子,直徑為40公分以上、高25公分以上綁有網墜的圓筒形籠,上方有綁繩可方便垂掛或提拿,側邊有多個可讓螃蟹等進入的漏斗狀開口。

地方漁民多到臺灣本島的東北角購買螃蟹籠,在政府開放可前往中國後,許多漁民也會到鄰近的黃岐島等地購買。螃蟹籠有多種形態,使用方式為將魚餌放置籠中,投入海底,誘捕螃蟹入籠。其關鍵設計在於入口,根據螃蟹的習性,螃蟹進入後便無法自行逃離而捕獲,且捕獲到的螃蟹之存活率高、外觀完整沒有損傷,因此受到漁民的喜愛。

在馬祖,因地方漁民發現其在馬祖海域捕撈章魚特別好用,隨著時間累積下,地方上大家都稱其為章魚籠。在東引的林金樑漁民提及:「我們在馬祖都習慣稱其為章魚籠,不過到基隆跟店家訂購時,我們就會自動轉換,叫回原本的名字。」

近年因地方漁民會在沿岸一次使用大量的螃蟹籠,不只吸引到章魚,也會吸引許多沿岸的小生物,間接破壞地方的生態環境,現今螃蟹籠在馬祖已經禁止使用。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創作者
    馬祖人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