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莒福正水庫

1983年中秋前夕,參謀總長郝伯村巡視防區時,撥款興建福正水庫,於該年度十月初開工,由陸軍莒光指揮部附三部隊興建,耗費四百二十個工作天,於翌年十二月竣工,為混凝土重力壩。沿革碑記上標明,上水庫蓄水量六千立方公尺,下水庫九千立方公尺,合計總蓄水量一萬五千立方公尺(莒光鄉誌記載則是「集水面積十七點六公頃,蓄水量九千五百餘噸,年進水量六萬二千餘噸,略有出入」)。水庫完成後,對島上冬季枯水期用水問題有紓解作用。

現今由於居民和駐軍人數銳減,東莒用水匱乏問題較之從前已有緩解,馬祖四鄉五島之中,東莒是目前唯一尚未興建海水淡化廠之島嶼。本地的民生用水,初步由猛澳等地所開鑿之深水井,抽取地下水供應,間或遇上供水不足之時節,則會加入福正水庫蓄積之地表水作為補充因應之用。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陳泳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