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於民國51年(1962),來源為連江縣文獻中心。
當時卸載貨物都位於萬壽碼頭,為當時東引的對外門戶,萬壽碼頭原稱作「南澳碼頭」,因紀念蔣中正華誕改名成「萬壽」。民國63年興建忠城門,城門最上方有著持槍的軍人雕像,民國74年開始規劃興建中柱港(距離忠誠門往南約500公尺),施工過程嚴峻,為當時重要的國防建設,民國77年6月落成。後續幾十年,港口附近的工程持續進行,忠誠門至白馬尊王廟沿岸也陸續以土石填海,成為一塊空地,東引的交通門戶也由中柱港取代之。
照片攝於民國51年(1962),來源為連江縣文獻中心。
當時卸載貨物都位於萬壽碼頭,為當時東引的對外門戶,萬壽碼頭原稱作「南澳碼頭」,因紀念蔣中正華誕改名成「萬壽」。民國63年興建忠城門,城門最上方有著持槍的軍人雕像,民國74年開始規劃興建中柱港(距離忠誠門往南約500公尺),施工過程嚴峻,為當時重要的國防建設,民國77年6月落成。後續幾十年,港口附近的工程持續進行,忠誠門至白馬尊王廟沿岸也陸續以土石填海,成為一塊空地,東引的交通門戶也由中柱港取代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