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趙子剛著改良國藥保存國粹說

《臺灣國醫藥報》第一卷第二號(第112號)於1946年10月發行,由蘇錦全擔任發行人兼編輯並以「臺灣國醫藥改進社」出版。蘇錦全在日治時期畢業於浙江中醫專門學校,學成回臺後承接陳茂通以「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發行的《臺灣皇漢醫界》,改以「臺灣漢醫藥研究室」刊行《臺灣皇漢醫報》與《東西醫藥報》。


此篇為趙子剛所撰寫「改良國藥保存國粹說」,其論述中藥發展自從神農嘗百草、伊尹製湯液之後,歷經四千餘年的發展,至今仍沿用古方,未能改良製造。而各國趁機進攻,採用原料加以煉製,運售於中國並充斥市場,使得藥品利源外溢。因此,改良國藥實為保存中醫藥國粹切要之圖。


天然藥物必有一種純粹成分為其功效,此成分需依科學方法製造,提煉藥物精華方能得之。故在此中藥發展存亡之時,必須由中西醫藥界協力,建立中華製藥廠,努力研究提煉新藥,方能與外國藥品競爭,保存中醫藥國粹。此文提出須建立國內的製藥廠,改進國藥方能與外來藥品競爭,以保存中醫藥之國粹。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趙子剛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46/10/20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