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醫藥報》第一卷第二號(第112號)於1946年10月發行,由蘇錦全擔任發行人兼編輯並以「臺灣國醫藥改進社」出版。蘇錦全在日治時期畢業於浙江中醫專門學校,學成回臺後承接陳茂通以「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發行的《臺灣皇漢醫界》,改以「臺灣漢醫藥研究室」刊行《臺灣皇漢醫報》與《東西醫藥報》。
此篇為許一葉所撰寫「痙病雜說」,論述痙病的原因、症狀,以及治療的方法。其病發作於肩關節部,沿鎖骨上窩之上緣,循側頭骨乳狀突起,至下顎枝等部者,因其分佈神經筋肉攣急,此為頸項強急、牙關緊閉、口眼喎斜諸症之由來。若病發作於腰部,沿脊柱兩側,至後頭關節部者,則為薦骨脊柱筋攣急,此症若輕度時項背強儿儿,若高度時則角弓反張。
痙病症象雖同,其原因、治法各異,急性有餘之痙,為病毒亢盛,機能興奮,致神經筋肉攣急者,治法以清熱解毒,和緩神經。緩性不足之痙,為貧血氣虛,神經筋肉營養失調者,其脈管壁之神經收縮,筋肉亦隨之收縮,治法宜以培元養正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