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醫藥報》第二卷第一號(第115號)於1947年1月發行,由蘇錦全擔任發行人兼編輯並以「臺灣國醫藥改進社」出版。蘇錦全在日治時期畢業於浙江中醫專門學校,學成回臺後承接陳茂通以「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發行的《臺灣皇漢醫界》,改以「臺灣漢醫藥研究室」刊行《臺灣皇漢醫報》與《東西醫藥報》。
此為李煥卿所撰「痘後麻子防治之研究」,論述痘後麻子的原因以及治療的方法,痘之未發時西醫有種痘預防之方法,而得天花之後常留有麻子之後遺症,此為得天花之後膿潰過深致結痂過遲,因而新肉不長,或為結痂後發癢,以致抓破脫痂過早,新肉不再長。
考痘科諸書中僅有治痘之方,並無防治麻子之法。治痘之法為清熱解毒發表,使毒盡從外出而不內陷,則痘之膿漿易成易乾,而痘之起脹灌漿收靨脫痂方能順行,痂下之新肉多能長滿而無麻也。若結痂發癢,抓破痘脫者,可用珍珠散或玉紅膏,能使痂下早生新肉;若膿水清稀,潰爛不收,可用海螵蛸散或頑瘡散;若膿水清稀,結痂遲難,可用六和散或象皮散。若結痂未久膿漿即乾,如落麻必黑色,可用麻油拌珍珠化毒散或生肌定痛散抹之,或用輕粉滑石等藥共調之,可使病盡而痂下,新肉長滿則無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