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周效寅著痘症論治

《臺灣國醫藥報》第二卷第一號(第115號)於1947年1月發行,由蘇錦全擔任發行人兼編輯並以「臺灣國醫藥改進社」出版。蘇錦全在日治時期畢業於浙江中醫專門學校,學成回臺後承接陳茂通以「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發行的《臺灣皇漢醫界》,改以「臺灣漢醫藥研究室」刊行《臺灣皇漢醫報》與《東西醫藥報》。


此為周效寅所撰「痘症論治」,論述痘症的原因、症候以及治療的方法,古人認為痘症為先天遺毒蘊藏於內,待惡邪流行之時誘發於外。痘起則發熱三日,運水到苗以成清漿,漿足熱退而陽伏,毒既化膿則發熱蒸乾,而後結痂。


因痘症變症不一,而有順險逆三症,順症者起脹之時三日痘起不陷,七日行漿逐漸成結痂之形,十日後漿膿飽滿逐次結痂。險症者則起脹之時表邪未盡,漿不行而成五陷,不按期而漿行遲或漿行早收,此土虛不能制水而濕潤不歛。逆症則痘不腫或諸痘未漿者,漿未成而化腐或稠密無漿,結痂時潰爛腐臭,破無漿汁或無漿而結疕。


痘症之治法,若無其他併發症者,一二日宜解表疏風,使痘易出,三四五日宜調養氣血,使痘成漿,六至九日,宜溫補氣血,使易化膿,十至十二日宜清利歛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周效寅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47/1/20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