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日治時期臺南下營黃清淵潤青堂藥袋及商標紙,內容物為「龜鹿二仙膠」、「萬應即癒膏」之藥品。
日治時期的藥種商,其營業管理主要是依據「臺灣藥劑師、藥種商、製藥者取締規則以及各州廳公布之施行細則辦理。臺灣總督府於1912年8月公布「臺灣賣藥營業取締規則」,該規則針對成藥製造業,或經營輸入、移入及販賣成藥者詳加規範,例如第八條中即規定:成藥製造者,欲發行所製成藥時,須將其用法、用量及效能書,附納於容器或包裝之。並將自己姓名、商號、營業場所即成藥名稱、定價,標明而封緘之。
「龜鹿二仙膠」在《醫方考》中記載由鹿角、龜板、人參、枸杞組成,主治氣血虛弱、腰痛、腦神經痛、眼花、陰萎,以及其他病後元氣回復、婦人赤白帶、小兒脾疳萎黃病等,有增強內分泌功能、增強生育功能、強心等之效用;「萬應即癒膏」為外用藥品,在《醫宗金鑒》中記載由川烏、草烏、生地、白蘞、白芨等19味藥所組成,主治癰疽發背、對口諸瘡、痰核流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