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相褒歌

圖為新北市坪林區當地兼具傳統與歷史價值的「相褒歌」。新北市坪林區農會百週年慶祝活動當天,請兩位坪林耆老唱「相褒歌」一起來慶祝,並讓來賓及鄉親共同回味欣賞。

相褒歌(sio-po-kua)流傳久遠,靠著本地語言口耳相傳,可為臺語「山歌」,題材極為豐富;通常是男女互相 揚、打情罵俏、或是述說個人遭遇以排解心中鬱悶、採茶工作時互開玩笑的即興歌謠。歌詞結構為七字一句、四句一段,常逐句押韻,俗稱為「四句聯(si-ku-lian)」,一段為一「葩」(pha)。新北市坪林區人稱「茶鄉」,曾是臺北通往宜蘭必經樞紐,當地兼具傳統與歷史價值的「相褒歌」,能信手拈來唱出幾段的僅少數老一輩的人。新北市坪林區農會百週年慶祝活動當天,請兩位坪林耆老唱「相褒歌」一起來慶祝,並讓來賓及鄉親共同回味欣賞。

1950年代(民國39年)臺灣北部種茶區域所涵蓋的坪林、新店、平溪、雙溪、石碇、深坑、金山、汐止、三峽、林口、石門等地皆有相褒歌的足跡。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邱垂豐
  • 貢獻者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