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第一高女女青年團奉公遊行,臺北

1924年鄧南光赴日期間,接觸近代攝影思潮「新興寫真」的觀念並實際練習,拍攝許多東京的街頭景象。1935年返台後,鄧南光開始關注北台灣各地民俗風景,〈臺北第一高女女青年團奉公遊行,臺北〉 為其拍攝臺北第一高女(今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的女青年團,因日本天皇生日或國慶之時,會由學校的青年團演出或者是舉旗致意的遊行,鄧南光拍下了1940年代奉公遊行一隅,台北都會與庶民生活景象、中產階級和女性婉約柔美的倩影等皆是鄧南光街頭獵影的焦點。戰後,鄧南光於臺北市衡陽路重開「南光照相機材店」,繼續攝影生活,與李火增等人組「萊卡寫真俱樂部」,為臺灣戰後最早期的攝影同好會之ㄧ。1963年發起「台灣省攝影學會」,一生奉獻於台灣攝影藝術。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概念源自2015年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其展覽主題除了關注在1930年代風車詩社的文學,亦延伸探索同時代與風車詩社相關脈絡之日本及西方的前衛文藝景況,藉此重省台灣在二十世紀初期乃至二戰結束初期所面臨的文藝現代性、殖民性、轉型正義等多重問題。鄧南光於1940年代拍攝於台北的〈臺北第一高女女青年團奉公遊行,臺北〉 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中所展示的展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本木工作室有限公司
  • 創作者
    鄧南光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4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