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言自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返回嘉義行醫,之後又遷移至虎尾郡西螺街開立醫院。醫生閒暇之餘以攝影為樂,〈祭典〉 即為1920年代初期所拍攝的作品,照片中可見日本祭典的小舞台與舞妓,及藝妓們休憩的模樣。張清言當時自己設置暗房沖印立體玻璃乾版底片,是日本時代少見的「立體攝影玻璃版影像」,透過看片器觀賞時,立體縱深感躍如紙上。這些影像中,主題多元,除了愛妻張廖里古典、姣好的肖像之外,還有許多嘉義日常即景,像是祭典遊行、人物速寫、山川勝景、阿里山伐木、田園風光等。除了攝影之外,張清言於1923年加入西螺詩社「菼社」,積極參加擊缽吟會,留下不少精彩詩作。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概念源自2015年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其展覽主題除了關注在1930年代風車詩社的文學,亦延伸探索同時代與風車詩社相關脈絡之日本及西方的前衛文藝景況,藉此重省台灣在二十世紀初期乃至二戰結束初期所面臨的文藝現代性、殖民性、轉型正義等多重問題。台灣攝影師張清言的〈祭典〉 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中所展示的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