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歷時數年鄉土文學論戰的爭論與交流,台灣文壇人士日益渴望一個團結全島文藝人士的組織的成立,於是促成了臺灣文藝聯盟誕生的契機。會議雖在日警的監視下進行,不過與會人士仍議決成立一個跨地域性的全台文藝組織,臺灣文藝聯盟於焉誕生;1934年作為臺灣文藝聯盟機關刊物的《臺灣文藝》也發行問世,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局面。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概念源自2015年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其展覽主題除了關注在1930年代風車詩社的文學,亦延伸探索同時代與風車詩社相關脈絡之日本及西方的前衛文藝景況,藉此重省台灣在二十世紀初期乃至二戰結束初期所面臨的文藝現代性、殖民性、轉型正義等多重問題。這張於1935年台灣文藝大會的紀念留影,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中所展示的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