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市場中的小姑娘

彭瑞麟在讀台北師範時,師從石川欽一郎學習水彩畫,曾歐遊學習的石川欽一郎對於在日本新興的藝術寫真甚感興趣,因而建議彭瑞麟赴日學習新穎的攝影技術,因此彭瑞麟決定於1928年進東京寫真專門學校攻讀攝影。1931年底,27歲的彭瑞麟在台北太平町開設照相館(今天的延平北路二段「森高砂咖啡館」),在石川欽一郎建議下,取名「阿波羅寫場」,希望藉由太陽神的光明寓意,為台灣攝影界注入熱情。 〈市場中的小姑娘〉的構圖傾斜,捕捉了在市場市民生活的景象。1937年他在日本習得獨門技術「漆金寫真」,翌年即以〈太魯閣之女〉入選「日本寫真美術展」。除外,他也嘗試實驗十九世紀末攝影印畫的技法,如「三色碳墨轉染天然寫真法」(Carbon Process)、「明膠重酪酸鹽印相法」(Gum print process) 、「藍晒印相法」,留下數十張傑出古典技藝的原作。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概念源自2015年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其展覽主題除了關注在1930年代風車詩社的文學,亦延伸探索同時代與風車詩社相關脈絡之日本及西方的前衛文藝景況,藉此重省台灣在二十世紀初期乃至二戰結束初期所面臨的文藝現代性、殖民性、轉型正義等多重問題。台灣攝影師彭瑞麟的 〈市場中的小姑娘〉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中所展示的展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本木工作室有限公司
  • 創作者
    彭瑞麟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38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