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南光於1929年就讀日本法政大學經濟系,並參加學校的「寫真俱樂部」,開啟其攝影生涯。〈銀座洋人速寫,東京〉 這件作品是他留日期間,於1929至1935年間在日本銀座時所拍攝的景象。當時日本正值昭和時代初期,傳統和摩登文化的新舊交錯,新興攝影隨著時代律動而蓬勃,街上毫無違和感地穿梭著西方人的面孔,現代化的時代氛圍深深觸動了鄧南光最初的攝影視覺歷程,也對其攝影藝術風格有重要的影響。1930年代的日本興起新興寫真攝影,即興捕捉或是感受現實、機械、動能的新即物主義為主要模式,鄧南光在日本受到「新興寫真運動」的影響,1935年返台後,開始關注北台灣各地民俗風景,記錄各種台灣社會及人物風景的瞬間。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概念源自2015年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其展覽主題除了關注在1930年代風車詩社的文學,亦延伸探索同時代與風車詩社相關脈絡之日本及西方的前衛文藝景況,藉此重省台灣在二十世紀初期乃至二戰結束初期所面臨的文藝現代性、殖民性、轉型正義等多重問題。台灣攝影師鄧南光〈銀座洋人速寫,東京〉 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中所展示的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