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瑞祥里集會所沿革史誌

本碑文為興建瑞祥里集會所碑誌,現存桃園市八德區介壽路二段1233巷46-1號瑞祥里集會所旁,介紹瑞祥里地理位置與聚會所成立歷程全文如下:

「事始必有因、物啟必有源」;瑞祥里地處八德市邊陲地帶與大溪鎮、臺北縣鶯歌鎮相互接壤倚拱。又因地居邊陲導致社區環境居住品質落差極大、基層建設荒疏。嗣於民國88年張里長是華有鑒於里民休憩場所極端貧乏,遂積極結合地方有心人士,擘劃瑞祥里集會所雛形。

伊始之初:土地取得由張里長是華、文呈八德市公所向空軍司令部、空軍防砲司令部、國防部、行政院等單位極力爭取。終底於民國90年元月由行政院撥交桃園縣政府、八德市公所。並由八德市公所編列預算;總工程經費計新台幣壹千參百捌拾萬元整建。於91年7月10日動工迄92年11月7日主體工程竣工落成啟用,前後過程陸年有餘。

溯本追源;瑞祥里集會所終底於成而有今日宏模,福祉利益均由里民共享、共榮。尤特感激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士及呂立委新民、張市長春松、朱縣長立倫等人鼎力支持。文短意長、謹記述始末緣由以垂久遠、是以鏤銘為誌。

八德市公所謹誌 

中華民國92年11月。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公司
  • 創作者
    八德市公所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3/11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