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樹育種事業(從中央的立場而言)-6

本文件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所藏,茶樹育種事業(從中央的立場而言)封面。文件為印刷本,產生日期為1992年(民國81年)11月22日。為日本關於茶樹育種之長期試驗計畫之介紹。

內文為今後育種之方針,從成份分析結果得知過去國立茶試驗場育成之品種,對於甜甘度之成分改良尚欠完善,然而從突然變異之育種或從中國搜集織品系中,發現所含胺基酸量甚高,因此應宜從事突然變異之育種和從國外引進之品種間實於什交育種工作才有效。目前含有阿薩姆血統四分之一的新個體,其甜甘度比敷北種與富春種為高,另外,刻正開始地方適應性試驗支新品系金谷21號及金谷22號所含甘甜度之指數可和敷北種相比,乃係很具潛力的新品系。利用阿薩姆種實施人工什交,在初期即可顯示其成份之變異情形,因此在從事成分育種上,應宜作此遠緣之交配才是。至於對主要病害,之抗性檢定方面,在茶炭疽病之抵抗性檢定,以人工接種後一週時間即可測定個品系之抗病性。如上面所述,從事育苗工作之改善以及先行繁殖優良個體的茶苗來縮短育種之年限,並從成分分析作遺傳資源之特性評價,或以遠緣交配來擴大形質變異,或以人工接種來探討檢定品系之抗病性,或以儀器來分析香氣、甜甘度等等方法做適當之組合應用,則能於短期間內陸續選出符合社會潮流之高品質或選出具有新香味之實用性高的茶樹新品種。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翁世豪
  • 創作者
    山口聰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92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