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所藏,茶樹育種事業(從中央的立場而言)封面。文件為印刷本,產生日期為1992年(民國81年)11月22日。為日本關於茶樹育種之長期試驗計畫之介紹。
文中提到宜依賴機械從事某種程度之預備選拔工作。茶單寧和全氮量之比在二~三實乃屬上品質的品種,這種比例過去將它視作為甜旨指數。香氣可利用近紅外光分析測定,有關香氣之分析。則以香氣感應器測定萜比值(伽羅木醇和香味醇之比)之相關。感應器更換後亦可測定遮蓋之香氣。所以在第一次選拔階段,若能將近紅外光分析儀和香氣感應器併用,則可獲得相當精度之優良新個體。去年度發表之富春種在採摘數天前加以遮蓋後會產生強烈之遮蓋相,這種遮蓋香乃利用近紅外光分析儀測定者。圖1、金谷本場搜集品種間之地區別的丹寧含量(橫軸)和發酵性之高低(縱軸);A.E之單寧含量高,發酵性亦高,適製紅茶。h.G.J則單寧含量低,發酵性高,試製半發酵茶。N.O為日本之在來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