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引劉依祥口述:東引鴉片之記憶

東引劉依祥口述:東引鴉片之記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東引劉依祥口述:東引鴉片之記憶

根據《98年馬祖口述歷史計畫》之結案報告書中訪談東引鄉劉依祥之內容,劉依祥為1916年(民國5年)出生,卒於2017年,中國長樂潭頭人,21歲定居於東引島,度過其一生,為地方重要耆老之一。因歷經時期較早,口述記憶之重點著重於戰地政務實施前之東引島,包含黃東引海域的往來、黃魚季、東引鴉片與生活史等。

依據劉依祥訪談整理,東引鴉片種植歷史約從1922年自1930多年間,因鴉片值錢,東引滿山都有種植,鴉片種植完才會種糧食作物-蕃薯。而鴉片摘下後,會送至鴉片館內,拿去大鼎(即鍋)裡煮,煮成爛爛的鴉片膏,味道極香。透過錨纜載入中國大陸販賣,後因兩岸交通阻絕,地方部隊管制,種植鴉片之狀況便沒落。以東引島內,自劉依祥定居於此時便有鴉片館,約莫有十多間,主要客源為討海人,於早上出船買角餅,泡茶作為果腹午餐,回來休息下午便至鴉片吸鴉片並躺個喝茶度過。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資料來源
深耕文化工作坊(2009)。附件一之三東引逐字稿。98年馬祖口述歷史計畫(頁27)。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創作者
深耕文化工作坊採訪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09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