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桃園縣改制直轄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開始擴增建設與圖書,也補助多樣的文學閱讀推廣活動,包括文學出版,但條件是必須符合桃園地方書寫。這促成在地作家撰寫桃園,成書出版。2015年終身定居桃園的傅林統校長,將其長年撰寫的桃園地誌詩集結成冊,而有《定睛凝望⋯歌我桃園》一書。2012年移居來桃園的後中年作家陳銘磻,也啟動桃園人文旅行的計畫,完成《國門之都─人文地景紀行之桃園再發現》,這兩本作品皆獲得桃園市圖書館的補助。另外,由中央大學青年學子完成的報導文學作品《龍潭佳安—十個關於這片土地的故事》,經里長向龍潭區公所提案,也獲得補助。
無論是終身定居桃園的老校長,或後中年的新住民、青年學子,皆用其擅長的筆撰寫桃園。他們呈現的文類不同,對這塊土地的期許與情感也有分別。本文將以此為論述核心,看探書寫桃園的三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