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引張依寶口述:生活經濟之記憶

根據《98年馬祖口述歷史計畫》之結案報告書中訪談東引鄉張依寶之內容,張依寶為1929年(民國18年)於東引出生,為地方耆老之一,其口述記憶之重點,包含家族遷移史、東引生活史、東東引鴉片、東引黃魚季時捕黃魚與航海之記憶與經驗、國共對峙空襲等事件經驗等。

依據訪談的整理,張依寶開始討海捕魚時,約於30多歲(約為1959年後),主要是戰地政務時期實施後,於前則在東引島上種菜(以蕃薯為主)、海邊釣魚與撿螺維生,亦會協助管理東引燈塔的英國人搬運日常物資賺錢。30多歲後張依寶的捕魚討海生活,主要以黃魚為主,時節從清明到夏至,以看到加母花(五節芒)開花的時間為主,花開的時節就能開始捕魚,而花謝便可以收。捕獲的黃魚會交由台灣的冰船收購,價錢從一斤5、6元到10元不整。而夏至黃魚季過後,張依寶會開至南竿清水或台灣基隆避風(主為颱風),待來年清明再把船開回東引捕黃魚。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深耕文化工作坊(2009)。附件一之三東引逐字稿。98年馬祖口述歷史計畫(頁12-13)。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深耕文化工作坊採訪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0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