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羨煞霓裳和眾仙,桃花園裏著吟鞭 —桃園地區日治時期古典詩社考察

今大桃園各區,在日治時期有詩社創立者,包括桃園、八德、中壢、楊梅、大溪、龍潭六區,皆屬人煙較為稠密、交通頗為便捷之地,其餘龜山、大園、蘆竹、觀音、新屋、平鎮、復興皆未見詩社成立之記錄,可見詩社之成立也受到外在地理環境之影響。桃園地區若以所屬之新竹州看來,實屬北鄙之邊陲,以臺北視之乃為南鄰之外圍,不過,若合而觀之則不啻臺北與新竹間的重要聯繫樞紐與交會平臺。該地之詩社往往分別向南北兩地邀請竹社及瀛社等詩社成員或老師宿儒前來奧援與切磋,充分發揮其地理位置上的特色優勢。至於此地區最早出現之詩社,則為1905年創立於今大溪的「崁津詩會」,早於桃園街的桃園吟社(1911年)以及中壢街的以文吟社(1921年),這可能與大溪早年繁華的程度高於其他地區有關,揆諸各詩社參與之成員,似有福佬與客家之分,蓋因吟詠字音有所不同,且切磋詩藝時,還是以相同語言較為便利。不過仍有同聚一堂之情況。桃園三郡重量級詩社之參與成員,有許多都是地方上的領導階層,吟詠古典詩作並發表於報刊雜誌,不斷積累其自身之文化資本;參加詩社活動則可拓展人際網絡、提升其社會資本;繼而透過前二者以進一步鞏固其物質層面的經濟資本。此外,當地方領導人物有許多都以創作古典詩及參加古典詩社相標榜,乃風行草偃而上行下效,一時之間,引領潮流而蔚為風氣。此不獨見於桃園、中壢與大溪三郡,殆為當時全島之共相。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顧敏耀
  • 創作者
    顧敏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20/10/15
  • ISBN
    2414-77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