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金泉寺由日本鑛業株式會社建立於昭和12年(1937)9月,從日治時期開始,便收容眾多在金瓜石鑛區因意外或疾病死亡的鑛工骸罈,臺灣金屬鑛業公司自民國76年(1987)結束營運後,金泉寺乏人管理,環境雜亂淒涼。
民國81年(1992),當時的瓜山里張文榮里長向接管臺金公司資產的臺糖公司反應金泉寺狀況,臺糖公司以移交時未將金泉寺列為資產項目為由拒絕維護管理。張里長亦嘗試委請日本交流協會代表日方,處理寺中過往為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服務之勞工遺骸,日方則以戰後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為由拒絕處理。
其後,金瓜石各里長決議透過報刊公開向大眾宣傳訴求。台北市溫州同鄉會於民國81年(1992)9月1日從報章得知金泉寺中存放的骨骸多來自溫州,因不忍同胞淪為無人祭祀的孤魂,於是支持地方人士敦促日方處理,民國89年(2000)8月25日(農曆7月26日)應地方邀請,前來參與金泉寺首次普渡活動。
民國91年(2002)3月20日,台北市溫州同鄉會理事長陳立中先生等一行6人,由史學家唐羽(註)陪同至金泉寺勘察,當日下午,由石山社區理事長吳謙次召開座談會,雙方交換意見達成共識,策劃進行立碑作業,並委由唐羽撰寫碑文。同年8月24日,「日據時期金瓜石鑛山溫籍礦殤祭祀碑」竣工,後於9月3日(農曆7月26日)普渡日同時舉行揭幕儀式。
相關事件過程與骨骸名錄刊登於民國91年(2002)10月1日出刊的《溫州會刊》,再由《溫州日報》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