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城山的聚落遺址與土牛界線

淡蘭古道最原始的北路,最後一段為嶐嶺古道,嶐嶺古道全程約3.1公里,在離最終點石城的半山腰間,距離約500公尺處有一處石頭屋的大型聚落的遺址。

此處聚落最多曾住有十戶人家,在50年代開始搬離,到60年代全數搬離,有部分搬到山下的石城居住。

在聚落的後山腰中,有蓄水池遺址,有土牛堆界線遺址。土牛界線是由臺灣清治時期普遍設置的界線。清代政府採蕃漢隔離政策,承認原住民自治土地權,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 而此處的土牛界線,也代表了清代嘉慶時期三貂與噶瑪蘭的界線。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吳杉榮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