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拍攝於民國104年(2015)4月16日楊廷理古道。金瓜石山城在交通不便的時代,透過許多步道系統連結其他聚落,淡蘭古道、金字碑古道、貂山古道、楊廷理古道等重要的歷史路徑,都有早年鑛山居民切身的生活回憶。
撰寫人鄭春山生於昭和11年(1936),童年成長遭遇太平洋戰爭時期,回憶起戰爭末期,撰寫人與家人未疏遷他處,就到鄰近的山村或漁村撿地瓜、挑魚,也到碾米廠背粗糠(稻米殼)回來飼養雞鴨,維持生活所需。當時,撰寫人跟著家人四處尋找已經採收完成的地瓜園,因為地瓜的採收都用手扒,所以有時候就會斷在土壤裡面,用小砂耙去挖這些遺留在地底的地瓜塊,運氣好時會多到背不動;最輕鬆的還是背粗糠,因質地較輕,孩子們背起來不感到沉重,這些努力生活的場景,就在古道連結的燦光寮、澳底、雞母嶺、牡丹坑、三貂嶺等地方。再者,早年大眾交通運輸不便時,每當要往返宜蘭,就會從金瓜石徒步2、3個小時到牡丹坑火車站搭乘火車,回程再循原路返家。
撰寫人在長大後瞭解這些童年走過的路都是古道,於是探索與紀錄各條古道,為庶民的歷史留下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