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拍攝於民國95年(2006)11月19日金瓜石戰俘營紀念儀式與「和平與追思的永恆之火」銅雕揭幕儀式現場。
民國85年(1996)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成立,協會於民國86年(1997)在金瓜石戰俘營的舊址(當時「銅山里社區公園」位置)興建紀念碑,並於同年11月23日舉辦追思儀式。為紀念英國戰俘在昭和17年(1942)11月14日抵達臺灣、住進金瓜石戰俘營,因此,協會訂每年11月第二個週日於該址舉辦追思儀式,當時的臺北縣府文化局及瑞芳鎮公所觀光課與協會協調,就紀念碑現址,改建為盟軍戰俘紀念公園。民國94年(2005)11月20日,當年適逢二戰勝利60週年,協會協同英國駐臺貿易辦事處舉行儀式及戰俘公園獻園典禮,當日,英國、加拿大、荷蘭、澳洲、紐西蘭及美國駐臺辦事處等均派員參加,3名前英國戰俘及其他戰俘家屬亦參加紀念儀式。
民國95年(2006),臺北縣政府又重新規劃戰俘紀念公園工程,將社區公園內原有三座涼亭拆除,並在紀念碑前築建「和平與追思的永恆之火」銅雕,原社區公園籃球場改建為洗手間。民國99年(2010),新北市政府「水金九地區國際觀光魅力據點發展計畫」獲交通部補助,再以四千多萬經費,再次改建戰俘營紀念公園為「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施作長17公尺的黑色花崗石牆,銘刻所有曾被囚禁臺灣的戰俘姓名,並豎立一座名為《夥伴》的塑像,表現戰俘們相互扶持才能存活的意義,民國100年(2011)11月14日的追思儀式中,並舉行《夥伴》塑像揭幕典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