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是由雲廣坑(蕃薯寮崙)往南方的北8公路拍攝,遠景是大屯山,中間平緩山崙即為林子街崙。照片2是由忠寮往北拍攝林子街崙。林子街崙位處於下圭柔山溪與公司田溪之間,是舊圭柔山庄與中田寮庄、林子街庄分界的山崙,分界線是北6公路。林子街崙由海拔200公尺降到海拔40公尺,整個山崙長度約6公里。
林子街崙的命名,來自17世西班牙、荷蘭殖民時代的凱達格蘭族林子社,而由林子街崙的忠寮里、埤島里、崁頂里所發現的考古遺址,可以發現到5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到4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顯示數千年來原住民生活在此留下的脈絡。
村子街崙上端忠山里為忠寮里的分界,著名的燕樓李姓家族經過幾十年的拓墾,擁有山崙兩側大片田產、林地,早期李家更利用水車、水碓經營碾米業,雖有林地種植茶樹、相思樹、果樹,但並沒有大規模經營。一直到民國53年(1964)才有李登錄在林子街崙的忠寮里一側經營屯山製茶工廠。屯山製茶工廠開設時,資本額成為淡水地區製茶工廠最高額15萬元,每年營業額也達到100~500萬元,與許多老工廠並駕齊驅。
林子街崙下端是舊林子街庄的埤島里與崁頂里,山崙一側的公司田溪在此急遽下切,居民在溪床高處建築攔水堰壩,開鑿幾條重要的引水水圳-大龜崙圳、崁腳圳、長田岸圳…灌溉林子街崙下端多屬較高土地等則的水田。
民國60年代(1970年代),林子街崙的農地因農業發展趨緩,陸續轉為各類工廠用地,著名的食品加工廠青箭口香糖、北海鱈魚香、工研醋,以及臺灣電子業的源頭三愛電子公司,都在此展開輝煌的事業。
現在,林子街崙中段靠近忠寮里一側的邊坡,因有著極佳的視野景觀,許多農地紛紛被豪商收購,建造為一棟棟豪華別墅,將山崙稜線切割為一塊塊的水泥板塊。尤其,林子街崙許多地段是淡海新市鎮第二、三期的規劃範圍,在都市擴張下,林子街崙百萬年綠帶逐漸消逝的時刻已近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