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湳洞新美館-金木水火土特展

    水湳洞、金瓜石的聚落形成在臺灣眾多城鎮樣貌中是極具獨特性的,它不僅是臺灣從日治時代到民國80年代(1990年代)唯一大規模開採金銅礦的區域,也因應產業的特殊性造就了該地區的百工聚集,舉凡金屬冶煉、坑道木支架、日式房舍的木工藝、水圳橋的引道工程、沉澱池的用水、地質的探查等聚集眾多專業人才,然而這些長時間培養出來的各式專業人才卻因礦場結束流離四散,致使工藝技術無法在地傳承,甚為可惜。

    山城美館為了重現礦山百工精神,以社區為本位從在地居民的故事和記憶為出發,深化生活美學的內涵,同時也能深耕在地的微型產業,在民國103年(2014)提出「大地無界藝術季-笑弄山城」的活動企畫。

    「大地無界藝術季-笑弄山城」的活動企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兼具,百工兼備的特展為主軸,活動期間從民國103年(2014)5月29日開展,民眾可以在為期兩個月的展出中看到五位展出者各自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作品演譯,鐵雕創作–林金龍、木事創作-林正文、空間創作「春秋茶室」-歐陽彥城、燈具創作-黃良哲、璞草園–許聰和,展場中也有當地居民的礦山記事、常民生活文物的陳列,對比出不同時空背景下,地方產業、生活工藝的時代變遷。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楊淑妮
  • 貢獻者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