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馬線航運展開新紀元,聯合舉行典禮盛況空前

高馬線豪華的新型客貨輪「澎湖」號開航,暨高雄港候船室落成典禮,於1959年(民國48年)12月3日12時20分,假十二號碼頭新建候船室舉行,由交通處譚處長主持。

澎湖列島是臺灣防衛的前哨,當地的軍需民食,多賴高雄由海運供應,政府乃計畫利用美援建造客貨輪,而該艘澎湖號是由日本金指造船公司建造,全部造船費共計美金40萬9千950元,費時半年建造完竣。不僅是高馬航線改進的里程碑,同時也是臺灣經濟建設的一件大事。其性能優良,6小時即可自高雄抵達馬公,且高雄及馬公2港口同時建了新的候船室。

澎湖號新型客貨輪,於12月5日上午9時15分,自高雄港首次開赴澎湖,於當日下午2時15分抵達馬公,較過去該線航行時間縮短3至4小時,該輪抵達馬公一號碼頭時,澎湖5千餘民眾齊集碼頭熱烈歡迎。靠岸後即由澎湖縣議會議長鄭大洽代表全縣9萬餘民眾向臺灣省政府主席敬獻「惠及澎民」錦旗。該輪首次由高駛澎,除客票250張於先日全數售罄外,並載運食米100噸以濟民食,並有高雄市記者團隨船赴澎湖訪問。該輪於6日停泊馬公港,開放一天,7日便由馬公啟航返高雄。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
  • 取得方式
    數位化合作協議
  • 撰寫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創作者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59/12/20
  • 媒體類型
    報紙
  • 存放位置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