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80年代(1990年代)三芝採收茶籽以機器烘乾

    三芝地區每年9~10月茶籽豐收採收後,如果碰到雨天或者是無法立即日曬,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烘乾機來烘乾,第2張照片這台烘乾機設備拍攝自瑞亨食用油行,主要功能是烘乾香菇(每年11~隔年4月),它加熱的方式是燒廢棄的香菇椴木材,由於烘乾溫度相對香菇需要的溫度比較低,然而時間卻是更長,所以烘香菇和烘茶籽消耗的木材幾乎是一樣的,溫度與日曬的溫度相同,大約是30度~35度上下,風速就沒有差別。

    一台烘乾機約有40個篩子,一次可以烘400到500斤的新鮮茶籽,烘乾的時間大約要24~36小時。烘乾機寬5尺、長15尺,高7尺。製作成本約一台7~8萬元,不含篩子。使用動力220伏特/1.5馬力馬達一台、驅動風扇兩座。第3張照片是烘乾機所使用的「苔子」,木製框、以20號不鏽鋼線編織成3分乘3分網,規格是寬2尺、長4尺、高3公分,製作成本一個約600元。不鏽鋼網的成本高,但優點是不會生鏽,以食品級的設備來說這是最低成本的一種不鏽鋼網,一次可承受的重量大約10到15台斤,使用年限可以高達20~30年以上。

    第4張照片是加熱爐,加熱爐高60公分、寬70公分、深120公分,爐口做很大是要放的木材量可以多又粗;而第5張照片是廢棄的香菇椴木材。

    使用烘乾機把茶籽烘乾的方法,大約是民國80年代(1990年代)後使用迄今。烘乾後的茶籽先用去殼機除去種皮外殼,經過挑選後咖啡色的茶仁殼,再經過去殼就是茶仁,之後經過磨成粉狀等步驟,再加熱炒過才能擠壓做茶油。這裡說的「茶油」是以茶園生產的茶籽壓製的油,是茶籽油,不是市面上的苦茶油。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周正義
  • 創作者
    周正義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